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率。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龄胆结石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62例高龄胆结石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接受围术期护理,对这6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2例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24.36±2.54)h;62例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6.58±1.03)d;6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胃酸反流,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无胆管并发症出现,发生率为4.84%;62例高龄胆结石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96.77%(60/62)。结论高龄胆结石患者在治疗中接受围术期护理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数据计算目标是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分组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常规组(n=28)开展常规制动处理,改良组(n=28)开展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对比改良组和常规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差异。结果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7.14%低于常规组的32.14%,卡方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32±3.33)分高于常规组(80.98±4.11)分,t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结论将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应用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具有显著作用。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支持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肺癌重症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评估患者入院时的营养状况,分析机械通气的影响、入住ICU时间及营养支持临床结局。结果有营养不良与营养风险的38例中,均接受早期营养支持;而在38例无营养风险患者中,仅5例接受营养支持。针对NRS评分>3分者,通过开展早期营养支持,其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未开展营养支持者(P<0.05)。结论部分肺癌患者在入院时,便已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风险,需依据患者现实需要及病情,制定合理、高效的营养支持计划。如果NRS评分大于3分,则通过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可以对患者临床结局加以改善。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患者中抽取52例,将患者分为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每组26例,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病在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以及评估进行探究,从而降低心血管病在急重症医学科的死亡率,提高心血管病在急重症医学科的治疗率。方法选择2016-2019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在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76例,根据所有患者的就诊资料,归纳和总结出在心血管病在急重症护理当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根据对所有患者就诊治疗的归纳总结,得知心血管病在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因素、医院因素以及患者心理因素,其中医护人员因素占比37%,医院因素占比13%,患者心理因素占比50%。结论在心血管病在急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中,应当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知识和对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明确各种收费细则、加强对患者心理因素的疏导等。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QCC活动对提高体检中心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异常结果复查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选题背景、选题理由、主题说明,将“提高PSA异常结果复查率”选做活动主题,采用品管圈的方法、步骤,通过头脑风暴法,绘制出有效复查率不理想原因的鱼骨图,对各原因经过打分评价后选出真因如体检者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不重视、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回避恐惧依从性差;护士宣教不到位单调、相关知识不足、培训不够、回访团队年轻人多。回访路径不清晰、没有回访流程、宣教不及时等。找到体检中心PSA复查率低的真因进行现况把握、拟定计划、对策实施和检讨、效果确认。结果实施后,体检者复查率由改善前的28.12%上升为4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品管圈有医生参与、检验人员参与、护士参与、医护比例38,结构合理且每个人员参与的工作不同,分工明确、重点清晰,考虑问题相对全面,充分体现了医技护共同合作,查摆问题的能力迅速提升,带动整体工作效率。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规范了PSA的回访路径;显著提高体检中心PSA异常结果复查率和体检者的满意度。为了延伸护理服务,积极将QCC活动运用到电话回访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方法,真正实现体检中心进行肿瘤筛查后的检后管理,实现了体检的意义,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帮助体检者解决了检后的诸多疑难问题,使体检者感受到有温度的护理。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运用多元化评价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医学院2017年~2018年有临床带教任务的老师50名、学生100名、管理者10名作为评价人,利用学院自制临床护理教学评议表评价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质量,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多元教学评价模式的应用方式。结果不同评价者对教师带教质量评价存在差异,其中,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沟通交流和过程控制指标好评率为76%,80%,82%,整体评分较低。同行教师对带教教师教学目标、准备、用语、方式和效果五项指标质量的好评率分别为98%、98%、96%、86%、90%,评分最低(教学方法)为87%。在管理者评价中,主要对教师管理护生能力、教学方法掌握状况、科研创新能力和护生效果进行评价,好评率分别为65%、60%、50%、60%,整体偏低,而教师自我评价中,将评价分为“好”、“一般”和“不足”三个等级,三相指标自我评价比例分贝为85%、15%和0%。结论从不同角度对带教教师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可以帮助坚实转变观念,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临床护理教育发展。
简介: 摘要目的探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在本社区医院接受区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2型糖尿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4个月后的血糖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4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为(7.1±0.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8.3±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5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疾病等方面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t=1.77,P<0.05;t=7.23,P<0.05),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常规护理组(χ2=4.35,P<0.05),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常规护理组(92.7%)。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泌尿外科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同时能够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各科室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挑选我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就诊的50例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实验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和理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增加延伸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效果、疾病复发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年总有效率提高16%,2年后复发率降低36%,满意度提高40%,p<0.05,差别在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延伸性护理,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有在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