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办法。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行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 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①观观察组相对干耳时间( 9.2±2.1 ) d 、住院时间( 13.9±3.0 ) d ,对照组相对干耳时间( 14.6±2.2 ) d 、住院时间( 19.8±2.6 ) d , P< 0.05;②观察组心理方面( 35.7±2.2 )分、生理方面( 29.6±2.2 )分、环境方面( 25.7±1.5 )分、社会文化( 16.3±2.1 )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预防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耳不干,提升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 4月 -2020年 6月,将我院 11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55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 SAS评分指标和 SDS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 0.05)。护理前,研究组的 SAS评分指标,以及 SDS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 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 SAS评分指标,以及 SDS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为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 [摘要 ] 目的: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血肿清除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自 2016年 02月自 2020年 02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6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化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 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3-6个月基本生活能力 (ADL)评分及预后评价。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手术的患者实行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可取显著的临床效果、适合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癫痫患者 8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 43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均连续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减少总有效率,评估患者认知功能。 结果 研究组患者 癫痫发作减少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较好。
简介: 【摘要】目的: 评定癌痛患者采用互联网 + 居家照护平台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癌痛患者 60 例,按单双号法将患者平均分为 2 组,对照组( n=30 )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n=30 )接受互联网 + 居家照护平台护理,比较两组的癌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疼痛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等六项)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癌痛患者采用互联网 + 居家照护平台的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居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使用。
简介: 【摘要】目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穴位敷贴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此护理方式对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7月 -2020年 3月期间选择本院诊治的 6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和观察组( 3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 Fugl-Meyer评分比较,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的治疗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单纯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而言更好、更有效,更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对讲机在老年病房医护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实践优势。方法:调查老年病房的工作人员使用对讲机的情况,对比分析使用前后对护士满意度、医嘱处理缺陷的发生次数、及病房噪音大小。结果:所有医护人员均可以熟练掌握对讲机使用方法。使用后的护士满意度提高,病区噪音强度较前降低,医嘱处理缺陷与使用前相比,有所减少。结论:对讲机在老年临床医护工作中便于快速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病房的噪音,可以在临床实践进一步普及。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在低氧性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5月 62例我院收治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法进行治疗 ,其中 3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作为对照组 ,31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功能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PaCO2、 PaO2、 SaO2和 FEV1/FV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77%,对照组为 83.87%,P<0.05。结论 低氧性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功能 ,对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 某市某地区三级医院参与护理工作的 100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 , 按分层级护理模式开展时间为节点分为两组。对照组50 名 护士 未落实分层级护理模式;研究组50 名 护士 落实分层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研究分别从护士自我价值体现、发散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作愉悦感等方面,对比分层级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工作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工作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落实分层级护理模式后,研究组护士在自我价值体现、发散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作愉悦感等方面的均要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士的自我价值体现得分和发散思维能力得分分别为 (94.3±5.2)分、 (94.6±5.4)分,而对照组两项评分分别为 (81.1±7.3)分、 (80.4±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发散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更好体现护士的自我价值,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简介: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就医理念也从既往以“治疗为中心”转向“预防为中心”,对医院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对本院年轻护生进行有关新冠肺炎的认知情绪和对护理职业再认知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实习护生能够克服恐慌,主动加强自我防护;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学生职业取向产生了影响,但总体是积极的。通过调查,了解了学生掌握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知识储备和应对能力状况,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新挑战,建议护理人才培养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培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高心理防护能力,扩招增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适应智能化趋势,提升护理人才智能化运用素养。本文就 新冠肺炎疫情视角下护理人才培养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