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目的:深入的研究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的9月份至2019年的7月份的150例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随机化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对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甲组患者实施本此研究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情况、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理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的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以及转铁蛋白(TRF)的情况与乙组相比高出很多;甲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远小于乙组;甲组患者的满意度也优于乙组患者。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办法,能够让患者营养情况得以调节,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对于临床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课堂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肾内科护理实习生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试验组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试验组教学后护理技能评分和护理知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肾内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培训时,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实习生更快更好地了解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护理技能,且教学满意度更高,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将自我效能护理应用于接受胸肺肿瘤手术患者中,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01-2019.12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胸肺肿瘤患者,以不同的护理方法为依据,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自我效能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0.77035(P<0.05);实验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6.8957、8.6872、7.2845、8.2069(P<0.05)。结论:在护理行手术治疗的胸肺肿瘤患者时,相较于常规护理,以自我效能护理展开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效能的同时,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HP串联HD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HD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PTH)、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关节痛及高血压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TH、Scr、BuN及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H、Scr、BuN低于对照组,Hb高于对照组(P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健与健康管理模式在预防老年卧床病人出院后家庭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医护康组成的外展小组在出院前两天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家庭康复计划。实验组按照医护康一体化的延伸管理模式,采用由医疗保健组成的外展小组,对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压力性损伤康复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教育和电话随访。采用压力性损伤管理和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及1年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生理、心理各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环境和社会领域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护理一体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出院后提供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收治,并经治疗后出院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半数(45例)。其中向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指导,同时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经过3个月的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希望水平(积极行为与态度)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3个月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也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希望水平,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 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在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护理过程中的应 用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可行性。 方法 将我院 2020 年 1月 -11 月收治的 4 0例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0 例。常规护理患者是 20 例, 中医康复护理患者 20 例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 对比患者术后两种不同护理结果发现 , 实验组的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肺癌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加入中医康复护理有效措施 , 可大幅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鸟巢式护理干预在临床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出生,采用方便分组法进行分组护理,每组35例,对照组每例患儿采取常规定期护理,而观察组每例患儿接受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频率,以及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婴儿出现呼吸暂停、褥疮、哭闹发热以及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家属对治疗、护理情况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我国新生儿早期护理中,采取类似鸟巢式的婴儿护理方法效果更优,可有效率地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对婴儿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康复计划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9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个性化护理康复计划,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有明显提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简介: 摘要:目的:对比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12例手术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分两组并行不同护理方案。研究组行细节护理,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研发现,在手术室中实施细节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评分,并且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临床护理技巧,包括术前的器械准备及术后的仪器管理等等,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安全的保障、手术室质量服务的影响及体验。方法:以2017年6月~12月120例手术住院患者为对照组(A);2018年6月~12月120例手术住院患者为观察组(B)。A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B组采取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果:B组患者综合满意度显著优于A组满意度。A、B组对照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患者围手术期的开展使患者感受到更规范化、更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恐慌,以及对医患、护患关系的和睦,降低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隐患。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对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我院接收的胆结石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120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研究,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详细比对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患者最终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将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手术患者护理治疗当中,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血糖控制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取的10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血糖增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mmol/L的患者可以用短效的人胰岛素控制,而已并发糖尿病酮症的患者可以通过给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泵来控制,开始是基础量即可,然后根据血糖的高低来调整。特别注意的是,在治疗合并发生酸中毒的患者的时候,医生要注意血糖变化,要考虑是否出现低血糖反应。若血糖降低,应该立即静脉注射50%GS60~l00mL,患者会立即好转。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控制血糖是十分重要的,若血糖升高,医护人员都应该立刻为患者控制血糖。并且要尽可能早的使用生长抑素,轻型病症的3~5d,重型病症的5~7d,直到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后才可以停用。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患者在气管切开时持续性气道湿化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性气道湿化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间断性气道滴注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痰液粘稠度。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持续化气道湿化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在气管切开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管切开后第1、2、3天,对照组的痰液粘稠度明显高于观察组,表示持续化气道湿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气道湿化护理对气管切开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重要,减少了并发症的机率,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生命体征的改善,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