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光照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化及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联系。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组及24 h持续光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及骨骼肌脂质含量和尿6-羟基硫酸褪黑素(6-SML)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骨骼肌生物钟基因及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组织免疫荧光及油红O染色评估肌纤维类型及脂质沉积。结果与正常光照组相比,持续光照小鼠夜间尿6-SML水平降低(P<0.05),骨骼肌核心生物钟基因脑肌类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1(Bmal1)、昼夜节律运动输出周期蛋白故障(Clock)、周期2(Per2)mRNA表达水平及节律发生改变。与正常光照组相比,持续光照组小鼠的体重、血脂以及骨骼肌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脂肪酸氧化关键酶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b(Cpt1b)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进一步的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持续光照组小鼠骨骼肌慢肌纤维比例降低,而快肌纤维比例增加(均P<0.05)。结论持续光照导致小鼠骨骼肌脂质异位沉积,该过程可能与骨骼肌肌纤维重塑有关。
简介:摘要:英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我国学生,家长和教师普遍重视的学科。因为英语和汉语在语言逻辑和语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些英语知识不容易理解。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作者对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对IBD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复发率的影响,为制订科学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IBD患者,根据是否参加过健康教育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38例)。分别采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8(MMAS-8)和中文版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CCKNOW)评估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AS-8评分、药物依从性差的比例、CCKNOW评分和随访48周时的疾病复发率。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干预组患者的MMAS-8总分和CCKNOW总分均高于对照组[(5.58±1.96)分比(4.47±1.44)分、(10.87±4.21)分比(9.23±4.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6、-2.79,P均<0.05)。干预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差的比例和随访48周时的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56.0%(56/100)比86.2%(119/138)、20.0%(20/100)比31.9%(44/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18、4.17,P均<0.05)。结论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IBD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而微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了网络信息的聚焦点,对于突发事件的传播具有正反两面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冠疫情事件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入手来分析突发事件在微博上的传播特征,并从政府、媒体和公众三类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突发事件微博传播的应对提供参考,以期能推动突发事件微博传播向着良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