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心肌病是导致老年人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随着检查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心肌病的检出率明显增高。该病是由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非均质的心肌病变,包括心脏机械和电活动的异常,常表现为心室不适当的肥厚或扩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产期心肌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诊治,观察组采用呋塞米药物进行诊治.观察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标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9.9%,总有效率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73±1.41)、(7.83±0.95),对照组在治疗前生活评分为(4.69±1.53)、(5.78±0.92),观察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6.75±1.36)、(9.62±1.04),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为(6.85±1.48)、(7.55±0.96).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呋塞米药物进行诊治,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心力衰竭情况,提升治愈率,值得推广.关键词围产期;心肌病;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66-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分别观察治疗6月前后两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辅助常规抗缺血治疗能够是患者心脏结构以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 34 例临床护理要点 。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 2019 年 10 月 -2020 年 2 月间本科室收治的 34 例 DCM 合并心衰的入院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 18 例,乙组 16 例, 对甲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 对乙组采用与甲组相同的护理方式的同时,另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科普等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入院治疗(含)三个月以上的再住院率、死亡率以及住院期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甲组的再住院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乙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 5 ) 。 在基础护理中融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得到了患者与患者家属的认可,甲组满意度为 88.9% 显著高于乙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 5 )。 结论: 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教育思想引导患者提高自理能力,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减少心衰的发病率,从而不断完善对 DCM 患者的护理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安体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为(46.25±6.94)%,对照组为(41.98±7.11)%,都高于治疗前的(32.94±7.13)%和(32.10±6.28)%,且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分别发生0例、1例与2例,发生率为6.5%;而对照组分别发生3例、3例与4例,发生率为21.7%,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体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有利于左心室逆重构,减少远期预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心功能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BNP、LVEF、LVEDD等参数分别为(600±115)、(48.33±11.55)、(43.25±9.24);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通过丙种球蛋白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对心功能可明显改善,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97例,随机分治疗组49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ACEI(或ARB)、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酌情用洋地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曲美他嗪(万爽力)20mgtid×3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6min步行距离(6MWD)、心功变化(NYHA分级)及药物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FS、6MWD组内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均有效。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LVEF、LVEDD、FS、6MWD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評价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共13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2例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均根据个体化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且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改善情况较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来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使用常规治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LVEDD、LVEF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LVEDD、LVEF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两组IgG抗体、BNP为实验组较优秀,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丙种球蛋白和常规治疗联合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临床中推介使用。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7月本院收治的 10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的分为对照组( 54例)和实验组( 54例)。对照组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比项为两组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前行 SAS评分、 SDS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行比较,实验组两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效果,可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