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导航
论文中心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新闻中心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文艺生活》
>
2009年2期
>
回归与超越:论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双重特征
回归与超越:论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双重特征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作者
涂慕喆(武汉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机构地区
摘要:现代浪漫主义思潮在三十年代并未消失,而是处于一个转型期。本文以废名、沈从文、郁达夫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例,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思潮呈现出在诗性传统飞扬中的回归与现代性追求中超越的双重特征。
出处
《文艺生活》
2009年2期
关键词
诗性传统
浪漫主义思潮
回归
超越
分类
[][]
出版日期
2009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涂慕喆(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回归与超越:论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双重特征
.,2009-02.
2
杜爱民;郭葳.
三十年代
.中国文学,2005-05.
3
谢遵议;谢宾.
三十年代的“航空救国”思潮述论
.历史学,2015-02.
4
檀小舒.
三十年代林语堂的性灵论
.职业技术教育学,2001-02.
5
陈明远.
三十年代的学费
.中外政治制度,2001-11.
6
何兹全.
三十年代的回忆
.历史学,1992-03.
7
陈思和.
九十年代文化思潮片论
.教育学,1998-05.
8
张太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政治学,2011-07.
9
admin.
三十年代的苏联社会及文化思潮研究
.军事,2009-08.
10
奇士.
来个三十年代的自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3-11.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
2009年2期
相关推荐
回归与超越:论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双重特征
三十年代
三十年代的“航空救国”思潮述论
三十年代林语堂的性灵论
三十年代的学费
同分类资源
更多
[]
小学数学实验开发与教学策略
[]
数学课堂的基础教学法则
[]
意外的班会也精彩
[]
浅论分娩疼痛非药物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成效
[]
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
相关关键词
诗性传统
浪漫主义思潮
回归
超越
返回顶部